大学生求职时,如何看懂招聘广告中的潜台词?

2019-08-28 11:21

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招聘广告里的一些关键词。如果你能多留心一下,也许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1.抗压能力强

“抗压能力强”是招聘广告里的常客,很多公司招人时,都有这样的要求;但如何理解“抗压能力强”呢?

 

答案:

抗压能力强=工作压力大(一定)+加班时间多(非常可能)+客户不好搞定(很有可能)+领导、同事脾气急(也许有可能)

 

 

2.工作时间灵活

这也是很多刚成立的公司在招聘时惯用的表述。当招聘公司说工作时间灵活的时候,一般是指你需要按公司的需要随时工作,而不是指你能按自己的时间计划来工作。

 

 

3.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多雄心勃勃的小公司在招聘时最喜欢用这个词,但他们没有告诉你薪水可能会很低,而且周末要加班。就像“不定期培训”这句话,不定期的意思也可能是半年一次,或者压根就没有。

 

如果你在这家公司几个月后就辞职,抑或是公司很快破产,那“再大”的发展空间对你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4.薪酬范围3000-10000

薪酬跨度大,例如3000-10000,基本上,你就别看那个高的数字了。

 

3000才是你的标配,10000元的顶配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拿的,因为它可能是史上唯一出现过的高薪。

 

能多要200元底薪就多要点,因为这是你以后涨工资的基数。谈钱不伤感情,不谈钱以后才伤心。

 

那些高提成看着美丽,但真心不一定够得着,咱刚毕业,都擦擦口水,现实点。

 

5.固定工资真是“固定”的吗?

固定工资一般是固定的,但固定工资也有一定的范围。你的毕业学校、个人经历都会成为加减项。

固定工资是你未来立足企业的一切,能多谈几百是几百,通常HR手里都会有些权限,但前提是你足够优秀,且能够承受谈崩的后果,比如你手上有好几个offer可选。

 

如果你条件一般,千辛万苦过五关闯六将才被录用,没有一定的议价资本,还请慎重。 

 

 

6.学生干部经历优先

不符合此要求的同学就要注意了:有时候的“优先”几乎是必备条件,因为应聘的人太多了,自动抬高了应聘门槛。

有的企业为了更好地筛选学生,还特地要求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甚至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在职位一栏里填写“学生干部”,也可以搜索到很多以“学生干部”为关键词的职位。

 

 

7.工作地点接受全国分配

全国分配=你得接受上面罗列的所有工作地点。当然,还有可能去那个叫“等”的地方。

 

不过你可以提前和HR商量,尽量去你想去的地方,或者至少不要离得太远。

 

8.待遇面谈

许多企业的岗位都是明码定价的,招聘启事上这么写,或许是为了保密,但也很有可能是准备因人定价。上一任离职者拿月薪一万,不代表你到了这个职位也能拿到这个数。估价之前,先做个市场调研比较好,千万不要高得离谱,当然,也不能低得吓人哦!

分享到:

阅读更多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