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学生思维,一毕业就该戒掉?+ 查看更多
有一句话叫,「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傻逼比你有钱。」深有同感,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经历,但在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我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待自己,我发现我们认为是sb的人,是有可取之处的,而我们是有缺点呢,我们之所以错失机遇,是有原因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据我观察,十有八九,就是因为「学生思维」作祟。
我知道,大家都是知识分子,生活中最长的经历就是校园,所以很容易套用校园思路看待问题。但相比起校园,社会绝对是更为复杂多变,野蛮且不讲道理的。
而要在社会这个战场上,打赢人生的仗,在踏出象牙塔以前,你必须要丢弃六个学生思维:
1.分数思维:
社会不是考卷,不需要别人肯定
人生不是考卷,但许多人脱离不了做学生时的分数思维,内心里总克制不住地要给自己的外貌、事业、婚姻打个分数,好与其他人做对比,但要过有价值的一辈子,是比考一间好学校更复杂的事。
观照他人,给所谓的好人生开列出琳琅满目的条件,要求孩子上清华,家中几套房、一年出国好几趟,本质而言,都是把自己的人生交付给俗世来定义,是一种十足偷懒的做法。
到底怎么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呢?到底怎么样的生活对于我而言,才是好的生活呢?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行去探寻找出答案的任务。
社会上不像校园有一个精准的评分标准,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是混沌的。理想的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要把别人的道理,当成你人生的真理,用分数去衡量你生命的价值。
2.专业思维:
成年人没有专业
该不该找一份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专业不对口,如果找工作?
想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该怎么办?
我有个HR朋友,每当毕业季去学校招聘,也会给学生做就业辅导培训时,都有许许多多的学生喜欢问这样的问题,而他们可以说统统都是被专业限制思维了。
每个成熟的行业,它的工种都是很繁复而细致的。以银行业为例,除了大家熟悉的柜员以及大堂经理以外,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它还需要投资分析师、高净值客户经理、分析程序员等等各色专业背景的人才。所以总体而言,专业或许会限制个人在行业里的晋升之路,但专业并不会对个人进入行业造成如许多学生想象般那么大的限制。
其次,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新鲜人,无论过去在学校混得是多么地风生水起,学科表现是多么地优异,出了社会以后,作为行业初哥,新兵蛋子,都是要被进行再调教的。许多毕业生对专业不对口的焦虑,都来源于对行业的无知,因此总是唯恐自己缺少了那一部分的文本知识就无法进行实务上的工作。
很多人已经毕业几年了,在做选择的时候,还在想,我不是这个专业的,我想干我的本职专业。拜托,成年人哪有专业,哪有本职?
不妨想一想,专业是什么?专业不过就是一个你上了4-6年学的地方,这4年,你课堂学的大部分还用不上,老师们也不懂这个行业,你这么就让这个专业限制你一辈子呢?
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行业需要,并且能够提供条件让毕业生们都能够学以致用,把书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在现实当中,多数企业做法都是挑选合意的毕业生,然后再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需要,对他们进行工作上的分配。
3.考试思维:
你不可能一考定输赢
我碰见过很多人问我,我要进入金融行业,看哪本书,上哪个网站?
我说:你先投个简历试试。
他们说:不行,先让我看完xx书再说。
我每次都听到无语,这些人都是好学生,但是唯独忘记了,职场不是一次考试,等你把书看完就晚了。
许多刚毕业的人,在行事上都秉承考试思维,力图尽善尽美,希望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交出最好的答卷。但在没有所谓规定比试时间的职场,慢人一步就是输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往往只一个,错失了先机,再优秀的人,也没了用武之地。
时不待人,踏出社会以后,行事要勇敢,人生的赛场里是没有时间表的,你想要早点儿胜利,就要早点儿表现,而哪怕失败了,起码也能早点再来。要记得掌握住了成功的机会以后,你才有可能成功。
4.自建房思维:
怕输的人赢不了
人生的不是盖房子,你得把心态放平和,允许自己有失败可能,也是给自己成功的机会。
J.K. 罗琳在1997年出版经典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但其实第一部著作完成后,她前后向12家书商推荐这本书却都被拒绝了,幸而她不放弃地持续寻找愿意出版的厂商,最终才获得一次出版的机会。而如果她第一次就吓得退缩了,畏手畏脚再也不敢尝试,那会如何呢?
成年人必须知道一个事实:我们的人生是一场赌博。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当你选择一条道路的时候,就是放弃了其他道路,这就是一次冒险,你不想放弃所有可能性,就是放弃了所有可能性。
「太过紧张,害怕行差步错」,是一种不利于成功的心理,这样的心理会使得个人显得抗压性低,缺乏胆识,而展现出这样的特质是很难得到一份工作的,因为职场不是学校,所有人都有自己生存的压力,没有人会多余力气向一个时刻等待被安抚的人送温暖。
5.独狼思维:
人不能靠自己成功
学生时代所有的考试和事务都可以靠一个人努力而获得成功,但职场不行,职场是一个多元复合竞合的模型,鲜少有人能够依赖独自的奋斗成功。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就曾表示,「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人们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一次就有可能产生独自一人十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和联想。
因此,在公司里坚持我行我素不亚于是自讨苦吃。何况一家稍有规模的公司,工作大多数是由团队通力合作完成的,只有团队成功了,才会有个人的成功。所以,在公司里必须要放下独狼思维,掌握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小编见过很多年轻人,都非常能干,非常优秀,但是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我可以明显的看到他们眼神里的迟疑,这种迟疑我非常懂,就是怕让别人学会了,自己的「一招鲜」不灵了。
一个人的上限是非常有限的,能够在社会中结盟,利用盟友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力量。靠自己你只能单打独斗,压榨自己的时间,靠组织,靠盟友才能放大自己的最大价值。
首先,你需要表现出良好的社交能力,你要是乐于与他人沟通的,能主动参与聚餐与讨论等群体活动。其次,要分享,给别人认识你的机会,要给予。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有利于他们了解你的行事作风,增强彼此能够磨合的可能。最后,在工作上要量力而行,但也要主动分担,且学会向他人求助,团队工作需要展现的是一个共同的工作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确保了团队的利益,才会有个人的利益,因此一定要放下独狼思想,以狼群思维进行大局上的考量。
6.自责思维:
别试图满足所有人
最后,学校老师从小就强调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以至于我国的孩子实在都太擅长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我见过很多人,在错失机遇以后,会总结一大堆经验,从自己身上找很多原因,但是这些原因对不对?
全错。
公司不雇佣你可能只是因为你不是本地人,根本不是因为你面试说错话;老板没有提拔你不是你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老板迷信,大师给他算卦说他五行缺火,你的竞争对手张火火,名字五行带火。
成年人的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人跟人的差异比人跟狗的差异都大,所以别指望你能满足所有人。
为什么老板不给机会,这背后的原因可以是相当多重并且超越你个人的想象的,因此不要一次失败,就那么快地直接否定自己,也要考虑外在情境的因素以及自身与平台的兼合程度。一次找不到工作就再找,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轻易地就丧失了斗志啊。
所以,连升值君说的,都有可能是错的,年轻人,一定要有自信,不要轻易自责,丧失斗志。
来源:本文源自shengzhijjj。